Aug 19, 2021不要做一個無知的好人提問,如果你是曾經的耶穌,明明是為一群人好卻即將被TA們送上十字架處死,你會有什麽樣的想法呢? 如果是現在的我,估計會對上帝說,“你看看這些不知好歹又愚蠢的人,居然要處死一個真心幫TA們的人,上帝大佬,幫我狠狠的收拾TA們,千萬不要手下留情!” 那麽在聖經中,耶穌說了什麽樣的話呢?他說,“不要懲罰TA們,因為TA們並不知自己的所作所為。”(路加福音 23:34)我思故我喝拿鐵12 min read我思故我喝拿鐵12 min read
Aug 5, 2021你對別人的同情,到底是願意犧牲自我的共情,還是自私的憐憫?歡迎來到Strength to Love書評的第三章解讀。 本文閱讀時間約為15分鐘~ 大家有聽說過撒馬利亞人的寓言(The Good Samaritan)這個故事嗎? 這應該聖經中比較廣為人知的故事了,挺多不信宗教的人應該也在各種各樣的地方聽說過。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作者,讓我來用我的方式講解一下這篇故事: “曾經有這麽一位猶太人被扒了衣服、打了個半死地扔在路邊。過了一會兒,來了個猶太牧師,但TA快速的從他身旁經過了。在那之後,又來了一位利未人,TA們也是猶太人的一種,這位利未人也是匆匆從那位猶太人兄弟身邊經過了。又過了一會兒,來了一位撒馬利亞人。撒馬利亞人與猶太人之間是互相厭惡的。但是那位撒馬利亞兄弟卻選擇去幫助了那個奄奄一息的‘敵人’。” 這個故事意在教育人們如何做一個好“鄰居”。那麽今天這一章就要來講一講什麽是我們的“鄰居”以及同情到底是什麽。 第三章 論:如何做一個好”鄰居” 金先生在這一章的開頭提到了這樣一個人。TA的一生是人類道德心的典範。TA的善舉不是為了被動臣服於某個特定的信條,而是主動參與進了拯救別人生命的行動中;TA的善意不是存在於一段已經到達終點站的朝聖之旅,而是存在於漫漫人生路上實踐的愛的信條之中。TA是個好人因為TA是個好“鄰居”。馬丁路德金14 min read馬丁路德金14 min read
Jul 22, 2021馬丁路德金:與其像毛毛蟲,我們應該像蝴蝶一般不從眾大家好,歡迎收看 Strength to Love 第二章的書評。如果還沒讀過第一章“你到現在仍然認為科學與宗教是不相容的嗎?”,可以考慮先看一下第一章,這樣會比較通順。順便,為了讓我的翻譯更加精準易懂,我以後都會在文末附上一張中英對照詞語表,上面會有英語原詞、詞的解釋以及我的翻譯,以便大家在看我的文章時能不用糾結在翻譯上。 接下來讓我們正式開始吧。馬丁路德金8 min read馬丁路德金8 min read
Jul 8, 2021我們不應放棄建立一個能承受代孕合法的社會在彙總了一下我爲數不多的讀者對于上篇文章“你到現在仍然認爲科學與宗教是不相容的嗎”的見解之後,我認爲自己在翻譯一些特定詞語時沒有解釋的那麽清楚。爲了避免同樣的錯誤犯兩遍,我決定立馬開始准備下一篇的總結與構思。 在我翻看自己的讀書筆記時,我發現第二章的內容既深刻又繁雜。我不想很輕易地帶過一些我認爲很重要的點。于是我想在解釋某些馬丁路德金先生的想法時插入一些我的想法和見解。 在第二章的開頭,金先生提到了我們不應該害怕發出不太符合大衆思想的聲音。在第一次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立馬想到了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代孕話題。我原本只是想在講解第二章開頭的時候提到這個話題。結果,做著做著研究發現這個話題沒辦法簡單概括啊! 因此我決定,讓這篇文章起一個承上啓下的作用,結合第一章金先生的告誡:不該尋找簡單的解決方案以及實踐第二章的中心思想之一:勇于發出不同的聲音。 在代孕這個風波出現時,刷屏了我的朋友圈的全部都是代孕不應該合法的文章們。爲了這次的文章,我又點進去幾篇文章重新複習了一遍TA們對于代孕不應該合法的論點。代孕14 min read代孕14 min read
Jun 24, 2021你到現在仍然認爲科學與宗教是不相容的嗎?“你知道,馬丁路德金是誰嗎?” “知道啊,就是那個黑人運動的領袖!” “那他當時究竟都做了什麽呢?” “哦就是帶領著黑人結束了美國的種族隔離制度,是個很偉大的人。” “那他究竟是爲什麽很偉大呢?是因爲他提出的什麽理論嗎?”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反正每年他讓我們多放了一天假,挺好的。”馬丁路德金11 min read馬丁路德金11 min read
Published in Know Thyself, Heal Thyself·Jun 10, 2021An honest Monologue from an Introvert During this PandemicFor the past twenty years, I have wondered, again and again, whether I am an introvert or not? I am sure that I am no extrovert, but I can’t seem to be sure whether I am an introvert or not. …Introvert6 min readIntrovert6 min read
Jun 10, 2021一個內向者在疫情期間的真實獨白在過去的二十年裏,我常常在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個內向的人?我很確定我不是個外向的人,但我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內向的。比起多人談話我更喜歡一對一的對話;跟陌生人社交完回到家我會有虛脫的感覺,但自己呆著反而是精神充沛的;我討厭一切跟社交有關的活動。看看這些,我覺得自己還挺像個內向的人的。 那是什麽讓我懷疑自己呢? 是因爲我雖然不喜歡社交場合,也沒什麽朋友,但我與我真正的朋友可以興奮地聊上一整晚的天;我除了喜歡自己在家呆著,也經常喜歡去外面逛;我雖然討厭社交活動,但必須要做的時候我能做到很好,好到別人只會覺得我是個風趣幽默的人。 後來我意識到,我對自己的懷疑,很大一部分可能是來源于對于內向的偏見。于是,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不禁好奇,網絡上科學界對于內向和外向是如何定義的呢?內向者7 min read內向者7 min read
May 27, 2021我離開家,去了美國淨學了些沒用的東西2021年5月16日,帶著好似沒什麽特別的心情,我就這麽畢業了。2015年1月1日,是我離開家的日子。離開家的前一個月,我每天都沈浸在無盡的後悔以及恐懼中,想著 “我爲什麽要離開家呢?爲什麽給自己找這麽多麻煩呢?” 但好在,我是個喜歡“拖延”的人。這種拖延,除了會應用在學習方面,還經常被用在拖延情緒上。在整整後悔不安了一個月後,我還是踏上了那一條“不歸路”。 在機場,我不想顯的自己不舍,于是在跟父母擁抱了一下之後就立馬轉身進海關了,頭也不回地。 在去了美國留學後,每一年回國見到老同學,總有人說我改變很大。我自己是沒有感覺的,畢竟每天都跟自己呆在一起。但被別人這樣說後,就開始思考自己以前和現在到底是怎麽不同。 思考到現在,再結合我身邊最親近的人給我的反饋,我認爲,最大的改變應該就是如果我沒有來美國,我應該是找不到自己一生想要做的事情的。可能連想都想不明白。 那麽,這篇文章,想獻給剛畢業的自己、與我有相似經曆或者即將踏出那一步的你:祝大家都能活得所愛,活得所獲,活得所值。畢業14 min read畢業14 min read
Published in Know Thyself, Heal Thyself·May 15, 2021Women and Men have Different Brains … Right?The reason that prompted me to write this article is that one of my relatives recently said something like this: “I think men and women truly have different brains. Women always think the issue came from their original family. I never think about those things because I know I don’t…Sex13 min readSex13 min read
May 13, 2021男生與女生的大腦是不一樣的 … 嗎?這篇文章的起源是由於本拿鐵的一位親戚聲稱“男生與女生的大腦就是不一樣啊,思考方式也不一樣。女生總是會思考什麼原生家庭的問題,你看我,壓根就不會思考這種問題,我也不覺得自己原生家庭有任何問題。” 聽到這一番言論,我不禁想起了上學期,在“性別,種族與科學”的課上學到的一本書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我看來,那位親戚作爲一位公司老闆以及在讀博士,應該是有能力看懂我作 …科學18 min read科學18 min read